樂都區認真貫徹環境保護基本國策,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步伐,加大環境監管執法整治力度,深入推進環保治理,整治環境突出問題,增加投入等工作中取得瞭新成效,空氣質量指數比去年同期提高9.2個百分點。
今年,樂都區強化環境質量監測,定期開展對湟水河和引勝溝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的監測,重點排查整治重金屬礦業、工業園區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執行情況,排查整治環境隱患10餘處。同時嚴格審批權限,加強項目建設環境影響評價,嚴把環境準入關,從源頭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。堅持設施不到位不驗收、設施運行不正常不驗收、排放指標不達標不驗收,嚴格項目環保驗收。對污水處理廠、砂石料加工系統、混凝土拌和系統環保措施落實、運行處理以及廢水、固廢處置等情況,定期開展現場環境執法檢查迷你倉荃灣。督促落實環保措施,嚴格執行排污費征收程序,如實核定排污量。截至目前,征收排污費240多萬元,跟蹤督辦群眾舉報投訴案件,對企業偷排行為和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及無組織排放問題進行嚴厲查處,對兩傢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的企業進行瞭重罰。
樂都區環保局環境監理站站長梁燕說:“今年在新環保法執行以來,我們對排污企業加大監管力度,對兩傢不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企業進行瞭5萬元和3萬元的處罰。”
工作中,采取關停、搬遷、整治的手段,努力解決各類環境問題,對噪聲、粉塵、氣味類企業進行整治,投資807萬元,在湯官營段下沈傢隧道西口完成綠化49畝,栽種雲杉、柳樹、丁香等景觀樹木1800多棵,安置護欄1500米迷你倉荃灣。
針對農村集鎮“兩污”和農村面源污染突出的環境問題,加強村莊集中水源地保護,開展以土壤面源污染治理為主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,出動人員2858人,機械578臺。對全區131個村實施環境整治,配置戶外垃圾桶、垃圾鬥、壓縮式垃圾車、擺臂式垃圾車、自卸式三輪機動車、保潔工具等。有力推進瞭自然生態建設,使全區生態環境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,顯著提升發展的環境競爭力。